AD top
Follow Bitetone
Subscribe to Email Updates
Facebook
Ad
近期留言
- 「pony05128」於〈[專訪]《狂舞派》Babyjohn蔡瀚億:做個有追求的人〉發佈留言
- 「2013年度音樂總結 – Dracula's Castle 歌德古堡」於〈Bitetone Presents 2013年度17張推薦中、港、台唱片〉發佈留言
- 「Bitetone Catches Up With Avenged Sevenfold In Hong Kong. – Avenged Sevenfold」於〈[Interview] Avenged Sevenfold: paying respect to the king〉發佈留言
- 「Ann」於〈The Neighbourhood (芳鄰樂團) – R.I.P. 2 My Youth 歌詞中文翻譯〉發佈留言
- 「For Your Diary: What's On In Hong Kong for November」於〈[專欄] What Are You Listening To?-DJ Dave “Wobbly” Ross〉發佈留言
-
Latest Reviews
[訪問] 後雨傘的相逢:Edmund Leung專訪
文字/Text: Kit
攝影/Photography: Manson Wong
第一次見…Huh!?的Edmund是三月在台灣的大港開唱,台上四人散發著攝人的魅力,那專屬…Huh!? 的協同效應游走於原始的力量與精煉的技術之間,作為樂迷,筆者對這現象嘖嘖稱奇,搖滾樂,就是將「人」發揮至極限的媒介,當中充滿不確定性,而我們今次就是要窺探裡面的邏輯。
第二次見面的時候Edmund喝著可口可樂:「突然有一首歌,令我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原來世界還有人明白我。音樂給我一支強心針。」邏輯的開端始於一個信念,每個人都有屬於他們個人的聆聽歷史,喜歡音樂,總是由聆聽者的角色開始。我們也許都是一樣,在自己喜歡的東西尋找一種存在感,不論人抑或事,那是你們賦予彼此的意義,你在找好的音樂同時,他們也在找你,而往往就在你冷不提防的時候,他們已靜悄悄走進你的心弦。
由聆聽者身份去到自己落手落腳做音樂,Edmund如何看待音樂在社會上的角色?「音樂是反映社會現象的一環,它往往挾帶政治意識或其他理念,與社會文化之間存有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關係。」人類總在音樂裡慢慢築起自己,每一首歌就好像撒下的種子,發芽的時候便與社會接軌。「音樂就是資訊,資訊的自由就是彰顯獨立精神最好的佐證。」流行音樂 (統稱不同種類的音樂) 在表達文化,同時也是大眾傳播的媒介,隨著時代變遷,音樂與社會同樣不斷在互動,40、50 年代jazz,country、60 年代psychedelic、 70 年代punk、 80 年代new-wave、heavy metal、90年代Grunge、2000年後web 2.0的產生,我們正式進入數位化的information era,沒有集中且統一的浪潮,卻有百花齊放的音樂誕生。
成軍二十年的…Huh!?,恰巧在香港發生了這麼多事的一年再次走出來,是無心插柳還是早有預謀?其實Edmund一向關心香港社會運動的發展,於反國教等運動亦有現身支持。當筆者問及他對雨傘運動的看法時,Edmund的回答直截了當。「雨傘運動對我好有影響。」「它好比一種動力,每一個體在社會上的行動都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第二是Emotional driver。第一,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我理解的雨傘運動著眼點不是爭取什麼真普選、公義,相反我是在防守,堅守一些最基本的權利,保衛香港本身的核心價值,那是殖民地遺留下來的現代文化,例如言論自由、三權分立等,我不希望眼睜睜看著他們消失,現在只是17年,太快了吧。」原本擁有的東西你要奪走,是很困難的。「知識是one-way street,你不能困住本身擁有自由的人,那是人類的志向,隨著資訊愈來愈自由,社會就會愈來愈開通,那是真正的獨立。」
符合普世價值的理解,再來就是Emotional driver。「這很個人,它源於一個非常簡單的動機,就是好玩、啱feel。」藝術家說得容易,就是忠於自己的信念。「如果我是律師,我會參與法律上幫助群眾的工作;如果我是醫生,我會幫助受傷的人;現在我是音樂人,我希望利用我的專業去將資訊傳遞給更多人。」
訪問當日下著雨,我們沒有一把雨傘,而照片中的黃色雨傘來自一位途人,那不期而遇的感覺,純粹且真實。其實與Edmund交談的內容不至於此,也不能盡錄,我們談到…Huh!?將來的動向、也談到何謂好音樂,相信這課題已足夠大家虛耗一生去追尋,說穿了,可能當中沒有邏輯可言,因為好的音樂和好的人大抵都是一樣,到那一刻你與他們真切地相遇,就是了。多謝Edmund,多謝藍屋及參與這次訪談的所有人!
—————————————————————————————–
喜歡這篇訪問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或分享給朋友吧!也歡迎訂閱我們的 RSS 或 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