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Report] 讓全世界都聽見:李宗盛與岑建勳談音樂這一行

(按:2013年8月17日,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了一場文化座談會,邀請了港台兩地的文化音樂人來說說他們對音樂這一行的看法。台灣的代表是有「大哥」之稱的李宗盛先生,而香港的導演岑建勳先生則為主持。以下內容撮寫自當日二人的對談。)

五月天蘇打綠張懸嚴爵周杰倫費玉清……這些台灣歌手,先後在今年4月到9月,來香港開演唱會。韓流之下,台灣音樂在香港的狂熱程度也沒有比下去。想四大天王的年代,香港音樂也曾經在台灣風靡一時。兩個地方的人情文化流動,就是從這點點滴滴微小而親密的接觸裡連結起來。走筆至此我們會疑問,為甚麼現在台灣音樂在香港這麼流行?難道香港本地就沒有好音樂了嗎?

背景

台灣音樂的路也從來不是一條直路,1970-80年代亞洲哪一個國家沒有被日本音樂感染呢?台灣和香港都接收了許多東洋音樂風,可能只是改改篇,換個中文歌詞,那就是當年主流的作品。李宗盛老師特別指出70年代的民歌運動,對台灣樂壇影響深遠。從前做音樂總是跟讀書不成連上關係,夾band跟小混混是一塊的,種種誤解一直到後來大學裡掀起的民歌創作風氣,更多知識分子參與在這個行業中而改變。無論是文字運用、樂譜編寫,質素都有所提升。一方面不單是改變了大眾對音樂人的刻板形象,另一方面也將創作品質拉到精細雅緻的高度,讓音樂走進了「文化」的殿堂。結合當時台灣社會本土意識抬頭的風氣,具有在地味道的作品漸漸出現。經歷時代的沉澱,釀出今天我們愛不釋手的台灣音樂。

跟台語作品在台灣的情況差不多,兩位老師都指出由於香港整體環境都陷於一種尷尬的氣氛,廣東話的在地作品越來越難找到市場,發展空間不好拓闊。岑建勳老師更毫不客氣批評港人中文水平低落,不管是創作人還是受眾,大家對文字的尊敬和準繩度每況愈下。很多時候是歌聽完就完了:沒誠意的文字,沒溫度的情感,不會有雋永的效果。在實用主義當道的香港,賺錢比個人風格和發揮所長重要。只要是能賣的,誰管你那是甚麼狗屁。回報值未明的音樂工業,也難以吸納青年人全心全意投身於此。

「Marketing, marketing, 現在market都停了」

說到現在唱片公司市場主導的問題,岑老師也「責之深,愛之切」的說了這麼一句,宗盛老師也表示同意。港台兩地的音樂工業都收併於娛樂圈裡頭(這情況在香港更嚴重更明顯),做音樂像是生產貨品一樣。顧客想要甚麼就給甚麼,真正專業的意見都沒有反映出來。業內領頭的大多都不是搞音樂的出身,他們要麼就是做市場的,要麼就是做商業、金融的。再有才華的音樂人在這樣的邏輯下,只能被迫扭曲去迎合市場。音樂可以是賣錢的,但絕對不光是一盤生意。

「就好像養雞的人,本來是用米去餵的,雞吃的開心可是貴。後來主人偷偷換了用石頭,雞還是一樣的吃,哪麼主人為甚麼要用米來養呢?」﹣﹣李宗盛

宗盛老師這樣比喻音樂工業走下坡的原因:用成本效益的角度出發,只會培養出聽慣爛音樂的聽眾和被操作的音樂人。岑老師對卡拉OK文化感觸良多,他認為有了這個消閒活動了以後,音樂的品質就開始下降了。因為音樂要能賣,其中一項就是要進得去KTV。要是作品都技巧度太高,一般人無法拿捏的話,自然也不容易打進大眾市場。結合市場主導的模式,整個工業於是陷入了雞和雞蛋式的惡意循環。

讓我們來,我們是專業

「音樂不能用經濟價值來衡度,你說一顆感動的眼淚、一個打從心底的笑容,值多少錢?」﹣﹣李宗盛

在兩位樂壇的老前輩眼中,音樂不光是大眾文化的消費品,更是一種heart-to-heart的溝通。岑老師看香港今天的流行音樂,覺得我們不是沒有高質素的創作人,只是我們都不多從心底挖掘題材,只是被聽慣爛音樂的聽眾拉著走。宗盛老師覺得音樂是一門專業,每一個社會上總是會有在音樂上有天分的人。就給他們機會,讓他們發揮,請他們用專業的眼光,啟發普通的我們,學會辨別高低美醜,開我們耳朵,聽美麗的音樂。

要成為專業,對於完美和質素的執著是值得堅持的。每一個創作的單位都沒必要看輕自己,不用去計較能影響多少,而是能做多少就多少,得主動介入美感建立的過程,將發言權從冰冷的銷售量手上拿來過。音樂人就順著他們天生過人的敏銳去觸摸世界,反復錘鍊成獨一無二的風格,何妨自信得有點驕傲的告訴大家:「這才是音樂」。

走咱的路

回應岑老師提出香港創作上取材不夠深入的問題,宗盛老師指出應創作的第一個問題是:「Who am I?」。就像小孩子的個人成長階段一樣,第一步總是從了解自身開始。音樂創作也不例外,先要認識個人的長處,再去理解身邊的社會以及世界,扣問內心究竟能怎樣回應,讓個人內在的世界跟外在世界接軌。創作的時候不但要自己爽,還要讓大家都看得懂。香港要走自己的音樂路不易,但答案只能訴諸於心。

對於香港市場不大的客觀限制,宗盛老師特別指出香港有需要走出小城,跟華文世界裡的不同成員合作,也許能走出不一樣的道路。無論是華語還是非華語的世界,中國大陸都是一個最有潛力的市場。香港也好,新馬也好,沒一個不是朝著大陸看,嚷著「阿爺,我回來了」。面向大陸的同時,華語圈裡的音樂人也得積極的回應世界。

說到這裡,宗盛老師分享了近來嘗試回應「讓全世界都聽見」的實驗。他認為最能夠感動世界的,可能在老祖宗的遺產裡面。每一個時代在回顧自己文化的歷史,都會有不同的詮釋,於是他就試著為《詩經》譜和聲.定位於華人,結合不同地區的樂器,描畫出這個時代的〈關雎〉,準備要介紹到世界各地去。

結語

周六下午兩小時的座談會,從兩位前輩詼諧的演辭中,聽到他們對這個行業的愛和恨。從《詩經》年代啟始,音樂跟社會的關係一直都沒有分開過。廿一世紀港台兩地的音樂也一樣,要讓一個小小島嶼的音樂,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去,一如是日活動的副題「價值認同」,先決條件是:社會要有讓全世界都聽見的自信。

﹣ 吉暝水丨原文連結

(0)     , , , ,
[fbcomments]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is never published nor shar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