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 何韻詩﹣《共存》(2013)

[樂評] 何韻詩﹣《共存》(2013)

何韻詩《共存》教曉我的一些事

廠牌:寰亞唱片
類型:國語流行
格式:CD
發行日期:2013-03-15
評分:6.5/10

有歌手說討厭政治,有歌手卻喜歡唱社會題材,何韻詩在去台灣發展前的數張專輯,都塑造了她肯為小人物/少眾人群代言的硬朗形象,從而贏得大眾樂迷的尊重。她的首張國語專輯《無名.詩》,選擇退回一步,以第一身角度重拍像初出道時的風格照,用純真與坦率,破解了粵語歌手總是做不好國語碟的魔咒,繼續收穫好評、摘得金曲獎提名。她表現的真性情,是其拉近與樂迷距離的法寶,此張《共存》依然立足自我的精神,令到歌者能夠按照自己意志而行的時候,又不失部分人對她的喜愛認同。

我可以這樣認為,專輯的「共存」兩個字首先已經取得非常討巧。它的「互相尊重、理解」之副標題,既能引導我們去接受何韻詩所代表的同志群體之外,也讓人聯想到更多更深遠的時政及社會議題(如不同政見者的對立、中港矛盾熱話等)。其高明之處,正是把「共存」的概念設定在虛無處,從自身到宏觀的世界去看,都可套入,就連專輯的音樂,你都不好意思違背當中的精神,以一種不「包容」的心態提出太多苛刻的批評。所以,「共存」的意念為何韻詩鼓足勇氣,使之更大膽去闖蕩,不分主流與獨立的灰色地帶。

至於專輯幕後的班底,網羅了來自中港台的唱作人,他們共存在一個Project之內,兌現著它的共融承諾,而要實現這夢想,必須尊重每人的個性作為前提,於是,我可理解第一首歌選擇《酒精和菸》的用意,它從第一句演唱的旋律開始,就提示你這是滿帶著Chochukmo痕跡、特色的作品。歌曲寫的不善應酬的人,因外面的熱鬧致使內心的拘束,有點像青峰以前所填的《寂寞擁擠》,而何韻詩跟隨曲編轉折多的Vocal,高音雖不是很唱得上去,但也無心插柳地和尷尬的應酬氣氛對接,擠出了勉強的微笑。這首講述心一早脫離、飛遠的自由幻想,以Chochukmo一貫跳躍、不按常規出發的音樂部分來表達,從曲、詞、唱都有機咬合著同一主題,是專輯中較為成功的存異但共融例子。

早已亮相的《無臉人》,在Verse以琴音彈出人生的低落渾噩之後,又在Chorus用電子節拍和弦樂帶出抬頭解封自己的意味,歌曲整個意念非常明確,但就是不及上次用了類似手法進行編曲的《In The End》出彩,我想最大問題是因為Kiri Tse的旋律遜色,Chorus記憶點不深,與《無臉人》所追求的在流暢中帶起伏的結果亦有落差,功力仍待磨練。這情況,和展翼樂團的NU(張羽承)類似,都是並沒有把握好自己的個性,作品很容易便淹沒於云云歌海之中,他譜曲的《對過去的我說》,流於平庸,即使有青山大樂隊的編拯救,也回天乏術;相比下,梁曉雪的《如果我們只剩一首歌的時間》就好聽很多,它的旋律,文藝溫和中有著不甘淪落平淡的追求,主副歌好像被打消了界線,層次卻是清晰的又演進自然;而流露純真貪玩本性的《What Do You Love?》,儘管不是什麽很突出的作品,可做到曲與編的貼服,為歌者提供了幾分鐘自由無拘的演唱時間。

大體上,我對《共存》的前半段印象一般,不過當播到了《The Science of Crying(眼淚教我的事)》這首,一點被觸動的感覺又回來了。周國賢所寫的曲是有多慢熱,特別Chorus不濫情的真摯,讓最堅強的人也被打開感性的缺口。好歌是我們低落時的投靠,在人心還未被麻木之前,《The Science of Crying(眼淚教我的事)》先遞來了紙巾,給你釋放痛哭。它的感動,對應著《無臉人》的冷漠,如你在雪地裡遇到了火堆,燃燒起重生的希望,也帶有慰藉的力量。

之後愉悅、流暢度高的《Bye Bye》,延續前首解脫的故事,旅行團的韋偉把這作品炮製得俱年輕活力,一洗之前乾澀、蒼白、冗贅、老氣的舊音樂世界畫面;《在青木原的第三天》一步一步加厚的層次,像提起人生沉重的腳步,生活的壓迫被融入到歌黑暗的情緒,巧妙是編曲中又灌注了一股內聚力,莊嚴、神聖,好比森林內的意境;而走出憂鬱困惑的《彼此》,音樂雖不搶戲,但平實中有親和感,它回淡的味道,甚至你會覺得太普通,不過正是這味道符合「鬆手」的心情,坦然中才能更懂珍惜彼此簡單的鼓勵。

再看青峰第一次幫別人包辦的全碟歌詞,基本無甚亮點,一個題目被他沒新角度切入地寫完又寫之外,很多歌的內容也如大題「共存」那樣,令人感覺模糊,抓不到實處,那些平白的詞率真的感覺是有,可總差了些共鳴的地方,如喝了一杯白開水,嘴裡面沒有殘留什麽。而文案寫得永遠比實際動人,儘管這次專輯有一個完整概念,但得不到發揮,鏡子中被認清了的自己塑造得不夠立體,只是平面化的贅敘,簡約變成虛無,直白卻是放棄了青峰一些以前行文間可堪發掘的細膩情感或優美意象。

也許,作品的自我滿意度和是否能討好觀眾的關係,就好像創作重要,還是演唱重要的辯證一樣,兩者相互依存,有機統一。好的創作是音樂前提,沒有出色的歌者進行演繹(不是唱功好就是演繹得好),再優質的創作也可能被傳播得不遠;同理,歌曲要先感動到自己才能感動到別人,但若想宣揚歌中的理念,除了自我感覺良好外,仍是要爭取到更大的受眾感動值才行。何韻詩「硬著頭皮」去上《康熙來了》,證明她在意推廣,專輯不是只做給自己或菇徒們「內部消化」的自娛自樂品,可惜最後呈現的效果令很多人搖頭,做音樂似乎有點為主打態度而做的偏頗,把「自我」的內容放置得太滿。

正如《波西米亞》中所唱,生命的廣場,有人沉默有人發出異見,我不屬於因為要「包容」而不好意思去批評的一群,但會嘗試以多一些理解眼光去欣賞不一樣,希望歌者也如是,能夠珍惜我們的存在。

﹣田中小百合|原文連結

推介歌曲:
〈眼淚教我的事〉

專輯完整曲目:
1. 酒精和菸
2. 無臉人
3. 如果我們只剩一首歌的時間
4. What do you love?
5. 波西米亞
6. 對過去的我說
7. The Science of Crying(眼淚教我的事)
8. Bye bye
9. 在青木原的第三天
10.彼此

(1)     , , , ,
[fbcomments]

One Trackback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is never published nor shar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